切實筑牢個人信息安全“防火墻”
■ 徐蕾
近日,,四川德陽旌陽區(qū)法院審理的一起案件引起眾多關注。消費者羅某在當?shù)匾患一疱伒昃筒蜁r被要求掃碼點餐,羅某認為該店獲取的諸如手機號,、生日,、姓名,、通訊錄等信息與餐飲消費無關,,商家侵犯了其個人隱私。法院審理后,,判決火鍋店停止侵權,,并于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刪除獲取羅某的個人信息。
如今,,只要用手機軟件輕輕一掃各類二維碼就可以完成諸多操作,,確實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不少便利,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隱憂,。以掃碼點餐為例,,顧客明明只想點個菜,卻被要求關注公眾號,,有的還要求驗證手機號碼,、授權個人地理位置,,有些甚至還會讓顧客填寫姓名、性別,、出生年月等個人信息,。在注冊會員的過程中,顧客對餐廳如此詳細收集信息的目的并不清楚,,對自己信息的儲存路徑和保護方式也不得而知,。這類問題并非僅出現(xiàn)在餐廳用餐中,停車場掃碼繳費,、酒店掃碼入住……很多生活場景都出現(xiàn)了需要授權才能消費的默認性或強制性提交個人信息的情況。
不能說個人信息經(jīng)過這些途徑一定會被泄露,,但也不能保證我們被收集的個人信息能夠被妥善保管和保護,。當你剛拿到新房鑰匙,便不停有裝修公司,、建材銷售商打電話推銷,;剛辦了張會員卡,就有各種商家發(fā)來促銷短信……這明顯是信息泄露了,,但一般人很難知道自己的信息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以什么方式被誰泄露,。
遇到個人信息泄露的情況,,我們不應覺得暫時沒有造成經(jīng)濟損失就置之不理。而是應該使用“保護”和“維權”的手段與故意泄露隱私行為作斗爭,,讓網(wǎng)絡信息環(huán)境更安全,、更綠色。
首先要做到的是防患于未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護個人信息,。不要貪圖一時的優(yōu)惠而隨意提供,養(yǎng)成“非必要不提供”的良好習慣,、對自己授權或者提供的個人信息進行持續(xù)跟蹤,、銷毀帶有個人信息的快遞包裝單據(jù)和資料等。
其次,,堅決依法維權,。2021年11月1日《個人信息保護法》正式實施,這是一部保護公民個人信息的專門法律,。當自身個人信息權益受到侵害或者發(fā)現(xiàn)經(jīng)營者存在違法處理消費者個人信息行為的,,消費者可以收集證據(jù),向公安,、工商和相關行業(yè)管理機構進行投訴舉報,,切實維護自身及其他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wǎng)發(fā)布,,未經(jīng)本網(wǎng)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wǎng)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
-
2
-
3宿州市疫情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 05-10
-
4
-
5王啟榮接待信訪群眾 05-10
-
6楊軍主持召開市委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領導小組會議 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