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記者 張玉芳
記者近日來到宿州市碭山縣園藝場黃河故道兩岸的碭山酥梨核心種植區(qū),,只見不少梨樹上掛著一個紅色的認養(yǎng)標牌,。來自浙江省杭州市的張家慶在這里認養(yǎng)了一棵梨樹,,線上種樹,秋天吃梨,。這便是碭山縣的“西湖碭山共富梨園”,,讓杭州市以及全國各地的群眾坐在家里便可享受種梨的樂趣。
杭州市西湖區(qū)和宿州市碭山縣是結對幫扶縣區(qū),。去年3月,,兩地共同打造了“西湖碭山共富梨園”,杭州市廣大市民參與“云上認養(yǎng)”,,品嘗正宗碭山酥梨,,為碭山鄉(xiāng)村振興助力,。
“我們開發(fā)了龍潤堂云上梨園小程序,認養(yǎng)成功后,,會有專門的攝像頭對準認養(yǎng)的梨樹,,隨時隨地打開手機,就能見證梨樹從開花到掛果,、采摘全過程,。”安徽龍潤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行政人事部主管趙雨字告訴記者,,目前杭州,、上海等地不少企業(yè)都把共富梨園作為企業(yè)團建基地,在這里體驗特色民宿,,享受慢節(jié)奏的梨園生活,。
共富梨園的產生,得益于數字果園的科技加持,。作為首批國家數字鄉(xiāng)村試點縣,,碭山縣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fā)展機遇,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碭山酥梨產業(yè)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在黃河故道沿線選擇連片優(yōu)質梨園,全面打造集智能化管理,、標準化生產,、品牌化銷售、農旅結合于一體的數字果園,。
在龍潤堂碭山酥梨數字化種植基地,,記者看到基地已配備各類數字化設備,建立完善的種植數據采集系統(tǒng),。
“我們實時監(jiān)測梨園動態(tài),,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及時掌握酥梨生長情況,,提高梨園抵御自然災害,、病蟲害的能力?!壁w雨字說,。
以共富梨園為媒,碭山縣加大了與杭州市,、上海市等地產銷對接,,讓長三角地區(qū)乃至全國各地消費者品嘗到優(yōu)質碭山酥梨,。2023年,碭山縣梨產量達100.86萬噸,,全產業(yè)鏈產值達143.2億元,,“梨”主題吸引游客548.6萬人次,綜合收入15.97億元,。
2024年03月18日《安徽日報》4版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fā)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作相應處理,。
本網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57—3909502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版權所有:拂曉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
地址:宿州市紡織路拂曉報社 郵編: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