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人游安徽·風情淮河”系列活動在合肥成功舉辦
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何長風(左一)在宿州非遺特色美食項目攤位前駐足,,詢問制作技藝,。
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李偉(左三)一行參觀宿州非遺、書畫互動項目,。
為宣傳宿州市文化旅游資源產品、促進非遺交流傳播,,擴大宿州文化旅游影響力,,展示“風情淮河”兄弟城市非遺特色,,2022年9月2日至3日,“安徽人游安徽·風情淮河”系列活動在合肥市罍街成功舉辦,。據了解,,系列活動包括風情淮河非遺表演類項目展演、宿州市文化旅游(合肥)推介會,、宿州市非遺特色產品展銷,、皖美好味道·風味宿州伏羊美食品鑒等,通過戲曲展演,、美景推介,、非遺展銷、美食品鑒等方式,,邀請市民,、游客互動感受,展示了宿州獨特的自然風光與人文風情,。
省級非遺項目:蕭縣伏羊宴習俗
省級非遺項目:符離集燒雞
舌尖上的宿州 傳遞皖美好味道
宿州,,因運河而置、因漕運而興,,南北方美食交融匯聚,,演變出獨具特色的宿州風味。9月2日下午,,罍街眾鑫品羊閣里,,食客如云、熱鬧非凡,,風味宿州伏羊美食品鑒在這里正式開啟,,伏羊宴一羊十吃經典菜品,可以吃遍蕭縣白山羊的每一個部位,,從白切羊肉到爆炒羊肚,,從孜然羊肉到一品羊排,一道道羊肉美食見證了蕭縣羊肉的出眾品質,;搭配上宿州地方特色美食,,從符離集燒雞到碭山糖水黃桃,從蕭縣面皮到靈璧游集糕點,,還有獨具風味的泗縣劉圩水發(fā)面,,眾多特色美食、名宴小吃,,已然挑起游客的味蕾,,風味宿州傳遞的皖美好味道,吸引眾多市民,、游客參與體驗,,駐足品嘗,。
區(qū)級非遺項目:埇橋糖畫
市級非遺項目:埇橋剪紙
人文里的宿州 呈現風情淮河美景
舌尖上的宿州令人回味無窮,人文里的宿州同樣讓人流連忘返,。在2022宿州市文化旅游(合肥)推介會上,,一部《運河古城 云都宿州 文化旅游宣傳片》,帶領大家欣賞了宿州自然風光之秀美,、歷史人文之深厚,、非遺傳統(tǒng)之瑰麗、特色美食之誘人,;宿州市泗州戲,、墜子戲、梆子戲,、花鼓戲等國家級非遺項目,,帶來了精彩的演出;各縣區(qū)文旅推介員,,也圍繞各自的特色旅游產品,、重點招商資源進行具體介紹,并帶來了景區(qū)門票,、地方特產,、非遺文創(chuàng)等禮物,現場抽獎互動,。宿州金牌導游為大家?guī)砹恕蹲屖澜缱哌M宿州》主題推介,,她用柔美的聲音介紹,“乘一葉扁舟,,尋著河流游學宿州,;拄一枝藤杖,沿著山川游學宿州,;攜一卷清辭,,讀著成語游學宿州;搖一把折扇,,吟著詩詞游學宿州?!彼拗莸纳酱ê恿髋c風情民俗,,無一不令人向往。
在活動現場,,蕭縣書畫,、埇橋剪紙等一項項非遺特產,為人們帶來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在每一輪抽獎時刻,,現場觀眾激情參與,,幸運領取來自宿州各縣(區(qū))的特色美食特產和當地4A級旅游景區(qū)的門票套票,讓其在品讀宿州文化,、品嘗宿州美食的同時,,還可以安排家人一同赴宿州盡情游覽美景。
國家級非遺項目:泗州戲《梁?!愤x段
戲曲中的非遺 展示淮河兩岸人文魅力
悠久的歷史,,孕育出淮河兩岸獨特的美食與美景,也讓淮河兩岸的戲曲文化愈加富有魅力,。9月4日晚上,,“風情淮河”非遺表演類項目展演在夜幕中精彩上演
國家級非遺項目泗州戲,作為安徽省淮河兩岸地方傳統(tǒng)戲劇,,是與徽劇,、黃梅戲、廬劇并列的安徽四大優(yōu)秀劇種之一,,被人親切地稱為拉魂腔,,它的唱腔優(yōu)美動聽、婉轉華麗,,深受當地老百姓的喜愛,;國家一級演員、國家級非遺項目傳承人陳若梅和陶萬俠兩位老師演唱的泗州戲《梁?!烦?,現場迎來陣陣掌聲。
國家級非遺項目墜子戲,,它唱腔委婉多姿,、豐富多彩,抒情性很強,,大氣動人,,花腔小調幽默詼諧,襯詞襯腔優(yōu)美華麗,,帶給現場觀眾不可替代的藝術享受,。
國家級非遺項目花鼓燈,是集舞蹈,、燈歌和鑼鼓音樂及不同情節(jié),、情緒舞蹈形式于一體的民間舞種;經過元,、明,、清、民國時期的發(fā)展,,至20世紀三四十年代,,逐步形成了以安徽蚌埠,、淮南、阜陽等為中心,,輻射淮河中游河南,、安徽、山東,、江蘇四省二十多個縣,、市的影響格局。
國家級非遺項目花鼓戲,,是在淮河以北地區(qū)流傳的傳統(tǒng)民間歌舞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劇種,,表演藝術樸實、明快,、活潑,,以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反映著當地的風土人情,展示著風情淮河的精彩故事,。
國家級非遺項目大別山民歌,,流行于安徽省六安地區(qū),由上古時期的部落民謠發(fā)展演變而來,,其曲調高亢灑脫,,頗能體現出山歌的粗獷與豪放之感,同時還吸收了淮河流域的小調,、秧歌等婉轉悠揚的曲調,,旋律高低錯落起伏有致。
國家級非遺項目鳳陽花鼓,,其所在地是有著“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全國十大名村”美譽的小崗村所屬的鳳陽縣,;鳳陽花鼓在當地具有廣泛的群眾和傳承基礎,深受百姓的喜愛和稱贊,,有著很高的參與度,。
國家級非遺項目淮北梆子戲,原名“沙河調”,,又稱沙河梆子,,是流行于安徽省沿淮河以北地區(qū)的傳統(tǒng)戲曲劇種;唱腔活潑婉轉,、激昂嘹亮,,既能表達愉快舒暢的心情,也能表達慷慨壯烈的氣氛,,有著濃厚的地方色彩。
安徽省非遺項目太和清音,,清代中葉流傳到太和,,民間出現了自發(fā)性組織“清音會”,,平時約定十天半月一會,每逢婚壽,、開業(yè)等喜事再集中演唱,,演唱者圍桌而坐,各執(zhí)樂器,,各任一角,,邊彈邊唱,聽來婉轉柔和,,令人清心舒懷,。
安徽省非遺項目壽州鑼鼓,是楚文化積淀的產物,、楚音樂的遺存,,有千百年的歷史,流傳于安徽省壽縣以及周邊縣市,,為群眾喜愛的民間傳統(tǒng)音樂,;所用主鑼“鋼鑼” 聲音清脆、洪亮,,能聲播數華里,,具有濃郁的楚文化韻味,素有“會說話的鑼鼓”稱號,。
安徽省非遺項目淮北大鼓,,與茶文化一同成為淮北臨渙獨特的人文風情;在茶館中傳唱演義,,演員一手擊鼓,,一手打板,亦說亦唱,;唱腔有慢板,、快板、花板,、垛子板等數種板式,;逐漸形成在茶館中交流新聞、聽曲放松,、說事拉理的生活氛圍,。
安徽省非遺項目馬派皮影戲,是一種以皮制或紙制的彩色影偶形象,、伴隨著音樂和唱腔進行表演的戲劇形式,,男女挑竿合作,演出時將燈光把皮影人物形象投射到幕布上,演員在技法上以推,、拉,、捻、轉,、擺,、躍、勾等方式,,一邊操作人物,,一邊演唱。
眾多非遺傳承人的精彩表演,,充分展示了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利用的卓越成果,,給現場觀眾帶來豐富的視聽盛宴,讓大家對這些非遺藝術有了更深的了解,,領略了它們的無窮魅力,。文/記者 徐 蕾 圖/記者 王明輝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fā)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yè)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wěn)定就業(yè)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