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曬瓜醬
“冬天腌菜,,夏天曬醬,?!边@一腌一曬,也就占據(jù)了農(nóng)家味蕾的大片陣地,。在我們家鄉(xiāng),,有三伏天曬瓜醬的習俗。母親每年都要曬幾壇瓜醬,,仿佛只有這樣做了,,才能感知時令的節(jié)拍,親情的味道,。
曬瓜醬對天氣至關重要,,在曬瓜醬之前,母親就一直關注近段時間的天氣預報,,從中央臺再到地方臺的天氣預報,,母親都要看一遍,覺得近段時間連晴的天氣以后,,母親這才著手準備曬瓜醬的各種材料。先從陶缸里舀出自家種的黃豆,,圓圓的黃豆飽滿而鼓脹,,是制作瓜醬的上好食材。母親先將黃豆倒進竹匾里,,仔細挑出那些癟的和壞的黃豆,,以及里面的雜物。黃豆用清水浸泡三個多小時,,黃豆泡脹開,,就可以倒入大鍋里煮了。煮黃豆可不能心急,,爐灶里支一根柴火就可以了,,小火慢煮,。煮上一段時間,空氣中隱隱能嗅到黃豆的清香,,這時,,母親才打開鍋蓋查看黃豆煮的程度,一旦發(fā)現(xiàn)黃豆外皮自行脫落,,用手輕輕抿了一下,,黃豆綿爛了,也就說明黃豆煮好了,。用笊籬撈出平鋪在竹匾上,,稍微晾涼,就可以進行下一步裹面粉工序,。剛出鍋的黃豆還很潮濕,,把面粉均勻撒在上面,再輕輕搖動竹匾,,讓黃豆渾身裹上面粉,。隨著竹匾在手里輕輕搖動,里面的黃豆就像變戲法一般,,須臾間就長“胖”了不少,,渾身胖嘟嘟,一副憨頭憨腦的模樣,。裹滿面粉以后,,均勻攤開在竹匾中,等涼透就可以捂豆了,。蓋上薄膜,,上面再鋪上一層小被子,置于陰暗處進行自然發(fā)酵,。三伏天溫度高,,只要三到五天時間,豆子就會長出一層白白的絨毛,,絨毛越白越長說明發(fā)酵得越好,。把發(fā)酵好的黃豆放在太陽下暴曬,曬至三四天以后,,基本都干了,,硬邦邦的面粉緊扒在黃豆上,顏色也變成了灰白色,。
曬瓜醬,,當然離不開西瓜呀,母親特地趕早從地里摘來兩個大西瓜,洗凈后用井水鎮(zhèn)在水桶里,。曬干后的黃豆容易結(jié)坨在一起,,制作瓜醬前,必須用手逐一扒開抖散,。西瓜刨去外皮后,,切成小塊,加入食鹽,、桂皮,、花椒、八角,、辣椒,、姜絲后一起充分攪拌均勻。找一個干凈的壇子,,曬瓜醬的壇子忌生水和油,,把豆子和西瓜裝入壇中,上面蒙上一塊紗布可以放在太陽下暴曬了,。太陽越大,,曬出來的瓜醬就越好,曬至一段時間以后,,就要用干凈的竹筷翻動一下,。
曬瓜醬最怕遇到雷陣雨,都說夏季的天是孩子的臉,,說變就變,,剛剛還是晴空萬里,突然間狂風大作下起了大雨,。在曬瓜醬的時候,,要時刻提防這種雷陣雨,每次曬瓜醬的時候,,母親就在附近周邊做事,,一旦察覺到有陣雨來臨,就趕緊把幾口曬瓜醬的壇子抱回家,,避免被雨水淋濕了,。要知道,瓜醬一旦淋到了雨水,,整壇瓜醬幾乎報廢,既浪費了食材又消耗了不少工夫和心思,,實在是可惜了,。趕上好天氣,曬出來的瓜醬越曬越紅。二十余天后,,瓜醬基本曬好了,,壇子里的瓜醬色澤紅潤、醬香純正,、香辣微甜,,是佐餐佳品。
曬好的瓜醬裝入壇中密封保存,,儼然成為絕好的作料,,平時燒菜的時候,從壇子里舀出點瓜醬來,,不管是魚羊牛肉,,燒的時候放點瓜醬下去,能起到提鮮去腥的作用,,燒起來的菜肴尤為鮮美,。上半年青黃不接的時候,一碟醬香四溢的瓜醬成為餐桌上的主角,,或蘸饅頭,,或下稀粥,都是絕佳的美味,。
我們兄弟幾個陸陸續(xù)續(xù)離開父母,,到外地參加工作,平時也難得回家,,但母親知道我們愛吃家鄉(xiāng)的瓜醬,,每年入伏的時候還是按時曬幾壇瓜醬,準備我們回家?guī)Щ厝?。我們也反復叮囑母親,,天氣炎熱,就別曬瓜醬了,。母親半是動情半是幽默地說道:“吃著娘曬的瓜醬,,你們就隨時念在老家的娘呢!”是呀,,何止是瓜醬醇香的味道,,里面還有母親的一份牽掛和思念。
江初昕
· 版權(quán)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quán)拂曉新聞網(wǎng)發(fā)布,,未經(jīng)本網(wǎng)允許,不得轉(zhuǎn)載使用,。獲授權(quán)轉(zhuǎn)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wǎng)轉(zhuǎn)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zhuǎn)載的作品內(nèi)容涉及您的版權(quán)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jīng)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wěn)定就業(yè)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