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癖
隨便翻翻王漁洋的《香祖筆記》,,翻出這樣一個故事:明朝嘉靖年間當過刑部主事和順德知府的李攀龍,,吃家里蒸的包子,很疙瘩,,餡子里不準放蔥,,卻又要有蔥味道。結果,,他的一個姓蔡的妾想出了一個辦法,,蒸包子前在包子上面留個洞,插上幾根蔥,,包子蒸熟后把蔥拔掉,,再用熟面把洞堵上。真是吃飽了撐的,。姓李的是山東人,,吃點大蔥又怎么樣?怎么同如今的寫字樓白領小姑娘一樣挑剔,!
由這個又想起曾看過一段回憶,,說是當年劉青山張子善當了天津的一二把手,忘了是其中哪位了,,生活要講究了,,但這講究分明是為難廚師,要求是餃子餡里不能有韭菜,,但必須要有韭菜味,。結果大師傅居然想出了同李攀龍小老婆一樣的辦法,把韭菜切成長段,,捏餃子皮時插入三四根,,等餃子下熟后撈起,再把韭菜抽掉,。
這種例子,,無非是官當大了,想出點子來搞新花樣,。如果是窮光蛋,,吃過上頓愁下頓,,提出這種要求,他爹不一耳光把他扇得分不清南北東西,。吃食挑剔的人不少,,但一般也有個度,比如不吃羊肉,,不吃魚,,不吃蔥姜蒜,但不會刁鉆到一般人都想不出來的地步,。倒是有些人有些特殊的癖好,,讓人咋舌。
記得上世紀80年代,,有報紙副刊發(fā)了一組小通訊,,專門記那些完全不顧養(yǎng)生常理來生活卻活得很滋潤的人。其中有一位廣州的老太太,,九十歲,,體重二百多斤。她最愛吃的東西,,竟是雞屁股,。那年頭,大家還不知道雞屁股上淋巴多,,不宜食用,,熟食店里照賣。一般人覺得太油膩,,加上又是那個部位,,便敬而遠之。老太太卻隔三岔五買來吃,。熟食店人認得她,,見她來,不需開口,,十只雞屁股,!吃了幾十年,除了胖一點,,居然什么毛病也沒有,。
還有一次電視科學頻道上看到的,西南某山區(qū)一位山民,,竟喜歡吃蜈蚣,。山里蜈蚣多,,隨便把一塊石頭翻起來下面就有,,而且是那種手指粗細,,半尺長,頭上有兩根很大的有毒的鉗子,,一般人看著都害怕,。但那山民不怕,用筷子夾起來,,當場就放嘴里咀嚼起來,,像吃油條一般。
問他什么味,?他說苦得很,。既然苦,為什么還吃,?他說早些年得了惡毛病,,怎么治都不見效。有人推薦他這個秘方,,他便開始吃,,毛病居然好了。為防止復發(fā),,也是成了習慣,,從此開始吃蜈蚣。好在大山里蜈蚣多的是,,夠他吃,。
我有同學當年到江西南部插隊落戶,那里的老鄉(xiāng)居然挖地里的蚯蚓當菜吃,,怎么吃,?就是剖開來洗一洗,切成段,,放鍋里炒炒就可以了,。大概是因為當年那里太窮,實在補充不到蛋白質,,只好尋找替代品,,沒辦法的辦法,估計也不好吃,。
當年我編報紙星期刊,,有通訊員投來社會新聞稿,說蕭縣有個喜歡吃魚骨頭的,,不是魚刺,,而是大骨頭。無論是家中燒魚還是下飯館吃魚,,眾人把魚吃得只剩下一個頭和骨架,,他就開始大快朵頤,,把這些細細嚼碎,全部咽下,。說魚骨頭香,。這樣的吃法,需要有貓的牙齒和腸胃,,一般人吃不消,。
我下放在皖北,也是蘇魯豫皖接合部,,夏天,,農村的小孩喜歡捉蝗蟲和螞蚱吃。大人下地干活,,他們就去野地里捉蟲,,捉到就用茅草縛了串起來,中午回家就有一大串,。等大人燒好飯,,他們把蟲子放到灶臺下,利用柴灰的余溫來烤熟,,就那么當零食吃,,說是那蟲肚子像魚籽一樣。我們看了渾身起雞皮疙瘩,。
后來招工進城,,見許多人喜歡吃蟬蛹,就是知了的蛹在地下變成成蟲之際,,鉆出地皮,,因為還沒長出翅膀,只能慢慢往樹上爬,。此時的蟬最適合當菜吃,,用油煎熟,撒點鹽,,味道好得很,。當年很便宜,也不大上臺面,,城市里農貿市場一毛錢七八個,。后來越來越金貴,因為蟬出土的季節(jié)很短,,有的飯店便大量收購,,速凍,等過了季節(jié)再賣高價。現在已炒到幾百元一斤了,。
還有一樣蠶蛹,,因為當地有繅絲廠,蠶繭破開,,里面就是蛹,成麻袋處理,,當地許多人愛吃,,也是油煎,加調料,,很好的下酒菜,。我在皖北開始對這些也不敢碰,后來冒險嘗了嘗,,覺得味道不錯,,便接受了。
山東省那邊還吃豆天蛾幼蟲和當年小孩子吃的那種蝗蟲,。豆天蛾幼蟲有手指粗,,碧綠,是專吃黃豆葉子的,,但吃的人不多,,看了就頭皮發(fā)麻。我吃過蝗蟲,,就是在那邊的酒席上,,油炸的,并不好吃,。
某年我住的上海小區(qū)后面一家賣蔬菜的山東人回老家探親,,帶來幾編織袋的活蝗蟲,希望在上海賣個好價錢,,結果一只也賣不掉,。上海人不吃這東西。大多數上海人對吃蟲子是深惡痛絕,,蟲子怎么能吃,!
但回想起來,我們小時候也吃過蟲子,。一個是龍虱,,聽名字應該是龍長的虱子,樣子像蟑螂,,外面一層油亮的外殼,,黑色。很小時,不知誰從外地帶來的,,已經加工過的,,有點魚腥味,鼓起勇氣吃了一只,,里面像瘦肉一樣,,很鮮。但一直到今天都沒再吃過,。據說廣東人喜歡吃,。
讀小學時,有些男同學風行養(yǎng)洋蟲,,用火柴盒裝幾顆紅棗,,再放兩只洋蟲。那蟲子就是一種硬殼蟲,,葵花籽大小,,據說它吃紅棗,所以吃它大補,。有一次我們拉住一個養(yǎng)洋蟲的,,問他敢不敢吃,結果是他真的當了我們的面把一只洋蟲吃下去了,。
吃蟲子最高檔的恐怕是廣西和湘西的蟲茶,,當地人把茶葉采回來,開水燙過,,再晾到八成干,,灑上米湯,放在茶簍內,。茶葉發(fā)酵之后就生出一種蟲子,,蟲子吃茶葉,吃光了茶葉變成蛹,,蛹化成蛾飛走,,它留下的糞便,曬干了就是蟲茶,。據說喝了生津解渴,,還可以散瘀止痛,解毒消腫,,明目清心,,止瀉降壓等,在清代是貢品?,F在去網上找,,還是有的,就叫蟲屎茶,直截了當告訴大家,,就是蟲糞,。這與貓屎咖啡有得一拼,不知好這一口的人多不多,。
發(fā)臭的食物,,總是有人喜歡有人討厭,代表物是臭豆腐,,這東西一般人都能接受,。最厲害的是寧波人紹興人制造的三臭:臭冬瓜,臭莧菜梗,,臭百頁,,有許多人受不了,。上海老城廂原來有餐館供應三臭,,居然有居民投訴。
我記憶中的最恐怖的臭物,,就是鴨子屁股旁邊,,那兩粒像花生米一樣的東西。殺鴨子時,,都知道要把它去掉,,否則騷臭難聞。當年住石庫門房子時,,鄰居有一家廣東人,,竟然嗜好吃這個,而且是純吃這個,。隔一段時間,,便去買一堆(始終不知道哪里居然有賣這個),然后在廚房里燉,,左右鄰居都受不了,,騷,臭,,腥,,難聞之極。于是知道,,最令人受不了的東西還是有人愛的,。
王仲翔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fā)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上半年宿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支實現“雙過半” 07-29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公積金提取業(yè)務實現“全市通辦” 07-1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wěn)定就業(yè)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