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二龍?zhí)ь^ 萬物生長沐春光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這首詩,描寫了人們在二月初二踏青出游的一段情景,。
農歷二月初二俗稱“龍?zhí)ь^”,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又被稱為春耕節(jié),、春龍節(jié)、踏青節(jié)等,。那么,,宿州人在這天有哪些習俗呢?
剃龍頭
提振精氣神
“咱這邊有二月初二理發(fā)的習俗,,很多顧客幾天前就給我打電話預約了,。根據(jù)往年的經(jīng)驗來看,當天我得忙到半夜,?!?月10日,宿城一家理發(fā)工作室的負責人告訴記者,。
剃龍頭,,是很多宿州人在二月初二這天必做的事情之一。因此,,這天理發(fā)店的生意相當火爆,,人們往往需要排很長時間的隊才能理上發(fā)。
據(jù)安徽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宿州市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常務副主席王愛荷介紹,,在我國古代,像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之類的重日,多被認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在這樣的日子里,人們做一些祈福,、祭祀或者紀念活動,,以求得幸福安康。所以,,很多人相信在二月二這一天剃頭,,會鴻運當頭、福星高照,,也就有了“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的說法,。特別是一些有嬰兒的家庭,往往會把孩子第一次理發(fā)的時間選在這一天,,并給理發(fā)師塞個紅包圖吉利,。
吃美食
討個好彩頭
“記得我上小學時,每逢二月初二,,小伙伴們會將自家炒的黃豆,、玉米、南瓜子等裝進口袋,。在上學和放學的路上,,你抓一把我的、我抓一把你的,,大家一起分享美食,,那情景非常溫馨。后來才知道,,這個習俗叫‘吃蝎豆’,。”家住宿城東關的市民李淑俠說,。
據(jù)王愛荷介紹,,“吃蝎豆”在宿州農村地區(qū)比較流行,因舊時多為土墻房,,蝎子比較多,。春天來了,百蟲又要出來了,。老百姓用鐵鍋炒豆吃,,意思是把蝎子炒掉,它們就不會出來咬人了,。這其實是一種美好的愿望,。
在二月初二這一天,許多普通的食品,,人們也都要借“龍”來命名,。比如,餅曰“龍鱗餅”,,面曰“龍須面”,,還有“龍耳餃子”“龍眼餛飩”“龍子飯”等。這種做法,,無非就是想討個好彩頭,,希望本年度能夠大展宏圖,像龍一樣翱翔天宇,。
踏青游
樂享好春光
“由于二月初二當天是周一,,我就選擇提前帶著孩子出來踏青,,和家人一起感受春天的氣息,心情非常好,?!?月10日上午,在宿城新汴河景區(qū)游玩的市民周女士說,。
農歷二月初,,春回大地、萬物復蘇,、鶯飛草長,處處生機盎然,。很多宿州人會選擇在二月初二前后,,到戶外踏青賞花,放松心情,、樂享美好時光,。
據(jù)王愛荷介紹,宋朝時,,二月二叫“花朝節(jié)”,,把這一天指定為百花生日。到元朝時又有“踏青節(jié)”之稱,,百姓在這一天出去踏青,、郊游。有的人在踏青回家時,,沿途采摘此蓬葉(一種地上生長的花葉)拿回自家在門前拜祭,,有“迎富”之意。
在宿州地區(qū)民間,,還有熏蟲兒,、引錢龍、接姑娘,、打圍囤等習俗,,均寄托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愿景。正如民諺所言:二月二,,龍?zhí)ь^,;風雨順,又豐收,。大倉滿,,小囤流;好年景,,春開頭,。記者 王云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wǎng)發(fā)布,,未經(jīng)本網(wǎng)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wǎng)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汴水之濱 善如潮涌 08-10
-
2
-
31-5月宿州市民間投資增長17.9% 07-18
-
4上半年宿州市新設經(jīng)營主體48261戶 07-15
-
5
-
6宿州市16余萬脫貧人口穩(wěn)定就業(yè) 07-11